嗨,朋友们好!今天给各位分享的是关于记忆的特征有的详细解答内容,本文将提供全面的知识点,希望能够帮到你!
简述心理学记忆的特点和规律
感觉记忆,当刺激物停止作用以后,感觉并不立刻消失,在一个很短的时间内保持它的印象。这种如视觉中的后象,只储存瞬时的记忆,就是感觉记忆,也称瞬时记忆,还有人称为感觉登记。
(1)感觉记忆又称瞬时记忆,是感觉信息到达感官的第一次直接印象。感觉寄存器只能将来自各个感官的信息保持几十到几百毫秒。
记忆同感知一样也是人脑对客观现实的反映,但记忆是比感知更复杂的心理现象。感知过程是反映当前直接作用于感官的对象,它是对事物的感性认识。记忆反映的是过去的经验,它兼有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的特点。
人类记忆的特点
1、(1)初段的记忆较强 我们对任何事的开始,都有较强的记忆。比如,上课前10分钟的内容,我们会记得较好。
2、一般来说,学东西快的人,是因为理解得好,所以记得快;学东西慢的人,是因为理解困难,所以记得慢。对于前者来说,反应出他的记忆力的敏捷性。
3、瞬捷性:据研究,在50毫秒至半秒钟的时间里,人脑可以记住4个不同的数据。正常人的大脑可在一眨眼之间记住感兴趣的知识、经验、事件等。无穷性:每个正常人的记忆潜力都奇大无穷。
4、心理学记忆的特点和规律包括: 记忆是人们对经验过的事物识记、保持、再现或再认的心理过程。 记忆是将获得的经验进行贮存和再现,它是思维、想象等高级心理活动的基石和基础。
5、特点如下:瞬时记忆:信息的保存时间很短,一般在0、25~2秒之间。短时记忆:记忆容量有限,据米勒的研究为7±2个组块。“组块”就是记忆单位,组块的大小因人的知识经验等的不同而有所不同。
6、短时记忆包含有来自长时记忆中的信息,短时记忆和长时记忆是高度地相互依存的。长时记忆涉及到被相对持久地编码过的、大量的信息。【特点】瞬时记忆:瞬时记忆在瞬时间能储存大量的信息。进入感受器的信息几乎都被储存。
记忆的特点
1、记忆是人们对经验过的事物识记、保持、再现或再认的心理过程。 记忆是将获得的经验进行贮存和再现,它是思维、想象等高级心理活动的基石和基础。 记忆是过去经验在人脑中的反映,是一种心理现象。
2、解析:记忆的特征有:持久性、敏捷性、精确性、准确性。参见教材P175。
3、敏捷性在接受知识经验的过程中,识记的快慢有很大差别。一般来说,学东西快的人,是因为理解得好,所以记得快;学东西慢的人,是因为理解困难,所以记得慢。对于前者来说,反应出他的记忆力的敏捷性。
记忆的品质有什么特点?
1、敏捷:记忆的敏捷性体现记忆速度的快慢,个人在一定时间内能够记住的事物的数量。人们记忆的速度有相当大的差异。有人做过这方面的实验:让受试者背诵一首唐诗,有的人重复5次就记住了,而有的却需要重复26次才能记住。
2、记忆的敏捷性 记忆的敏捷性是指一个人在识记事物时的速度方面的特征。能够在较短的时间内记住较多的东西,就是记忆敏捷性良好的表现。
3、记忆是经验的印留、保持和再作用的过程。记忆的品质有:识记的敏捷性、保持的持久性、记忆的正确性、记忆的准备性等等。(1)识记的敏捷性。识记的材料,有人需要花费很长的时间,有人则可以迅速记住。
4、记忆的品质包括以下几个方面:(1)记忆的敏捷性。这是记忆的速度和效率特征。能够在较短的时间内记住较多的东西,就是记忆敏捷性良好的表现。但仅仅以此来评定人的记忆品质的好坏是不全面的,有人记得快,忘得也快。
5、记忆的特点有易变性、不可见性、无穷性、瞬捷性、不完全可靠性。
小学生记忆的特点有哪些?
1、小学生记忆发展的主要特点是有意识记逐渐超过无意识记,并成为小学生主要的记忆方式。特点如下:有意识记逐渐超过无意识记,并成为小学生主要的记忆方式。
2、小学生记忆发展的特点如下:有意识记逐渐占主导地位 小学生的无意识记和有意识记的效果会随年龄的增长而递增,有意识记的增长速度更为明显。一般来说,小学生入学时,无意识记占主导地位。
3、(1)有意记忆逐渐增强 小学低年级学生无意记忆常占优势,在许多情况下都是靠无意记忆获得知识的。他们常常凭借兴趣记住一些事物,对不感兴趣而要求记住的东西,记忆的效率较低。
到此,以上就是小编对于记忆的特性有哪些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,希望介绍的几点解答对大家有用,有任何问题和不懂的,欢迎各位老师在评论区讨论,给我留言。